河南汝阳县王坪乡聂坪村党员张根山,15年苦念“天麻经”,带动附近农民走天麻有性种植的致富路子,成为当地闻名的“科技党员”。
6月4日,记者走进聂坪村张根山的食用菌培育场。刚刚收麦子回来的他,放下镰刀正专心的侍弄天麻株上将要成熟的有性天麻果。“这是我自己培育出来的天麻株,株子上的小果果就是天麻硕果,每个果果里有3—5万个天麻种子。”张根山脸上洋溢着按耐不住的笑容。
今年44岁的张根山,高中毕业后选择了食用菌这个行当。从1993年起,靠自学探讨和研究天麻人工种植技术。1997年引进中国医科院药植所的科研成果“天麻有性繁殖技术”和“天麻杂交高产新技术”,尝试天麻种植,3年推广发展天麻有性、无性种植5万余穴,近千户农户找到了家庭致富项目,2002年他也被评选为汝阳县“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
2003年,初尝成功的张根山却遇上了事业上的重大挫折。受市场的影响,天麻从“洛阳纸贵”到无人问津,价格一落千丈,一下子赔进去了20多万元。“我自己赔了,但种植户没有陪,顶多他们是撘进去了功夫。”身为党员的张根山赔了钱却感到无愧于种植户。因为他采用的是农业合作社的形式,供种和技术指导是他的,种植户只提供场地和大田管理,天麻产品实行分成并回收,种植户损失不大。
面对困难,张根山选择了坚持:“十年磨一剑,要做成一件事要一条路走到底,只有坚持下去,我相信会有成功的那一天。”种植户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他贷款、求亲告友筹钱,自己制种自己种植。2003—2005年每年均种植上千穴天麻,进一步探索有性繁育新技术。
此后的几年间,天麻价格缓慢回升,2008年之后他反而赚了钱,每年均有3、5万元的收益。
自己赚了,张根山思考着怎样带动农民赚钱。为了事业,也为了带动群众,2010年在村子里注册创办了食用菌培植场。
“天麻经”咋念?张根山有三招。
招数一:自己带头做示范。在制种的同时,自己租赁空闲林荫地,建了1000穴的天麻种植示范田,带头发展。印制有性繁殖播种技术宣传页,一有闲暇时间就骑上摩托车三里五村的到群众中传授种植及管理技术。天麻收获季节,召集附近群众到自己的示范田里参观,现身说法,帮助农民选定致富项目,指导农户种植。
招数二:培养重点种植户。把有一定种植经验基础、能辐射、影响一方的种植户作为重点,进行重点培养。定期上门指导,全程技术服务,保证其丰产丰收,使之成为专业种植户。椒沟村农民刘保安2010年种了3分地,没有出圃就包地块一次性卖了15000元,去年靠种植天麻净挣2万多元。
招数三:扶持贫困户。对于农村贫困户,只要他们有种植意愿,就无偿供应天麻种子,扶贫济困。去年,两河村滚坪组李小敏因父亲患重病住院花去了10多万元,债台高筑,家庭困难,50穴的天麻菌种钱他一分没要,帮助李小敏创收6000元,今年又给他供应了价值800多元的菌种。
除本乡外,张根山的“天麻经”愈传愈远,周边的汝州、鲁山等地的农民也纷纷成为他的“僧众”,今年共发展植户近200户,种植有性天麻种植15000穴。张根山扳着指头算了一笔账:“正常年景,每穴天麻可产鲜麻8—10公斤,价值150—200元,总价值就是300万。村民有了收益、富了,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张根山告诉记者,搞天麻有性繁育,制种的技术要求较为严格,是个细活儿。每年的4月份要将鲜麻苗圃种下,从发芽、成株、开花、结果约需要50—60天,每株能结出天麻硕果60—80个,每一个果子都要靠人工异花异株授粉,成熟的天麻果内的种子要拌入萌发菌、蜜环菌就可以到大田种植了。而农户种植管理较为简单,修枝抚育的树枝、树叶作为菌枝利用,掌握遮阴、浇水等要领即可,因而也适合我们山区发展。
张根山的食用菌培植场里,栽培天麻株200多株,培育萌发菌、蜜环菌2万多袋。他把“天麻经”当做在农村天地里实现自身价值的事业。5、6月份是有性天麻种植的最佳季节,除了照料培养室里的这些,既要操持农活,又要接待来咨询请教的乡邻、下乡指导种植户种植,张根山成了村里的大忙人,他说:“忙着感到充实。咱是个党员,能在发展农村经济上帮乡邻找个门路发家致富,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
谈到下一步打算,张根山饶有兴致,信心百倍。把现有的培植场发展为全县的天麻良种繁育中心,扩大规模,走配套供应优质菌种、回收产品的路子,建立互联网平台,将天麻产品推向市场,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
小资料:
天麻,百度百科显示:多年生兰科草本植物,其干燥块茎即称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天麻过去一直依赖野生资源,20世纪70年代野生变家种成功后,家种天麻成为主要商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