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君林:另辟蹊径打造灵芝盆景

10013505_416806

10013504_539691
  
  去年夏天,城西街道分水塘村村民陈君林在陈望道故居附近一处山上发现大片野生灵芝。当时,他萌生了建一个野生灵芝博览园的想法。如今,陈君林家里的野生灵芝博览园已初有成色。
  灵芝盆景惹人爱
  自古以来,灵芝就有长寿、吉祥、美好、宝贵的象征。灵芝作为一种药材也许并不稀奇,但用灵芝栽培出的盆景你未必见过。
  记者来到陈君林家中,一进客厅,映入眼帘的是形状各异的灵芝,它们造型奇特、一株一景。陈君林还根据盆景的外形,给它们取了一个个好听的名字。
  从去年11月开始,陈君林便着手进行灵芝培育种植。种植灵芝对他来说可谓得天独厚。近些年来,距陈望道故居不到两公里的一座山上,因自然环境适合,长出了上千棵野生灵芝。萌生了培育种植的想法后,陈君林便从山上把部分野生灵芝移植到山下。
  从山上到山下的移植过程并不顺利,刚开始没有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灵芝很快就坏掉。屡次失败后,陈君林总结出一套方法,先用干净的针头把灵芝里的虫子吸出来,移植野生灵芝时,把它边上的花花草草也一同移植下来。经过多次尝试,移植终于成功。
  栽培过程困难重重
  新的考验很快到来,如何把移植下来的灵芝进行栽培?这才是个大难题。
  为此,陈君林还让儿子陈根申辞去公务员的工作,回家和他一起从事灵芝种植。对于怀揣着创业梦想的陈根申来说,这也正合了他的心意。于是,父子俩一拍即合,一边在家看书学习,一边外出取经。陈根申说,灵芝种植技术完全靠自学。为了学习栽培技术,光书就买了厚厚一叠。
  开始试验栽培时也是困难重重。制备灵芝的菌棒,要先把作为培育载体的椴木完全杀毒。起初有一次因为杀菌不够,直接就把菌丝体种了进去,等过了一个多月才发现杀菌没彻底,被绿霉菌入侵,整批菌棒就坏掉了。菌棒用椴木发菌需要三个多月,中间一旦出现问题,发现时往往就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完全丢弃。
  可以说,灭菌彻底与否是栽培灵芝成功与否的关键。陈根申指着不远处的大棚说:“制备菌棒的成功率并不高,造成的损耗也很大,那边就堆满了被污染的菌棒。”
  在陈君林家的院子里,有一小块“灵芝山”,上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灵芝,这都是陈君林直接从山上移植下来,成了培育灵芝的最早母体。因为灵芝很有观赏性,陈君林把不少灵芝制作成了艺术盆景。
  打造灵芝博览园
  离陈君林家不远的自留地理,有三四个大棚,其中一个大棚主要种植的就是灵芝。走进大棚内,密密麻麻的灵芝长在地上,煞是壮观。“这个大棚所种植的灵芝主要是为了收集灵芝孢子粉。灵芝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而灵芝孢子粉是灵芝最有价值的部分,在市场上更是受到追捧。”陈根申说。
  分水塘村山上土生土长的灵芝都是赤芝,为了打造真正的野生灵芝博览园,陈君林父子这半年来多次赶到福建、江西、东北等地采购紫芝、猴头菇、鸡腿菇等菌种,并通过学习技术实现了种植。鸡腿菇等直供饭店,已经产生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由于起步不久,灵芝种植的经济效益如何并不甚明朗。不过,陈根申的目标却是十分明确,充分利用灵芝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部分灵芝收集灵芝孢子粉药,长势好则做成艺术盆景出售。为了尽可能提高灵芝的附加值,陈根申还开起了农家乐,推出了一款主打菜“灵芝土鸡煲”,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品尝。
  聊天时,陈根申拿隔壁的何斯路村做起了对比。近几年依靠大面积种植薰衣草,何斯路村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餐饮、住宿、娱乐等行业。“目前,我们村的灵芝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眼球效应,希望野生灵芝博览园建起来后,能带动村民们进入灵芝种植行业,吸引更多人到陈望道故乡来。”
 
 
 

原文链接:https://news.ctycw.com/show-19503.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uangjiaoni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视频)为药仓网独家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药仓网”、“作者:某某某”。
② 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及网站,并尽可能注明转载出处和作者,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