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自实现人工栽培以来,大别山传统产区农民始终使用新鲜菌核做种,进行扩大繁育;同时,通过长期生产实践,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栽培方法,如:备料季节十冬腊,削皮留筋的备料方法;砍弯留直的备料的原则;商品产地加工的发汗、回润等段木坑穴覆土栽培技术。保障了栽培产量、质量,和我国茯苓产业几百年来长盛不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变革,科学进步,茯苓栽培技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王克勤表示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创新。一是为解决茯苓栽培种源问题,20世纪70年代初湖北省医药科技人员在华中农业大学杨新美教授指导下,应用微生物组织分离技术成功研制出茯苓纯菌丝菌种,改革了几百年使用鲜菌核栽培茯苓的方法,开创了我国茯苓栽培的一个新的技术时期,通过在全国主产区推广,大大提高了茯苓栽培的科技水平,使茯苓生产的产量、质量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荣获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该项技术已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二是菌核定点培育的诱引栽培技术研究,为解决生产中存在新生菌核无固定形成点,形成的菌核数量多、个体小等弊端,影响着茯苓的产量与产值。湖北科技人员经过多年探索,根据茯苓菌核结构特点、形成机理及茯苓栽培的基本理论,参考、借鉴白灵菇子实体原基移栽技术,成功地研究出茯苓诱引栽培技术。茯苓诱引栽培技术要点是:当使用菌种接菌后,待菌种内的茯苓菌丝逐渐延伸至培养料内,并生长到一定阶段,植入(补接)一小块幼嫩的鲜菌核块,促使双方菌丝体聚合,形成菌丝体团块,继而转化为新生菌核的原基,并诱使培养料中的菌丝体以此为基核进行聚集、纽结,进一步吸纳、积累营养物质,发育形成个体较大的新生菌核,进而达到定点培育的目的。该项技术的创新点在于将茯苓栽培中菌核长期无固定形成点,改进为定点培育;将传统栽培每窖形成(产生)多数个体较小的菌核,改进为每单位(窖)形成少量(多为1个)且个体较大的菌核。通过诱引栽培与传统(肉引)栽培方法对比试验,结果显示:诱引栽培比肉引栽培单产提高约30%,商品成品产出率提高约10%,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王克勤研究员表示,茯苓诱引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创了我国茯苓栽培的又一个新的技术时期。但目前仅在湖北大别山产区及安徽、福建、广东、云南部分产区进行了交流推广,推广规模不足全国种植面积的50%,今后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三是代料栽培技术的探索,长期以来,茯苓栽培以松木为培养料,每年需要砍伐大量松树,对产区森林资源有一定的破坏,大部分产区限制或禁止茯苓生产,使茯苓产业面临的危机日趋显著。探索脱离松材集约化生产茯苓的途径,近年来湖北、湖南、福建等省相继开展了茯苓代料栽培技术研究,其中湖北将该项研究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部十二五重点科研项目,进行探索,先后开展了代料栽培培养料配方筛选,栽培菌袋坑穴覆土栽培,简易棚袋料栽培,培养料发酵棚室层架栽培,菌袋与玉米套种栽培,代料栽培与传统茯苓药材质量对比检测等研究,为茯苓生产由单纯资源消耗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积累了一定经验。目前,该项工作正在继续深化研究之中。
我国茯苓年均产量约为3万吨,药材栽培主要集中于湖北、安徽,湖南、贵州、云南两大产区,王克勤研究员总结我国茯苓产业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产销持平,产区相对集中;种源混杂,母种来源欠优;农艺落后, 操作随意性大;耗材量大,制约产业发展;标准滞后,难与国际接轨;重产轻销,产业化水平低;科研超前,成果推广缓慢。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常用中药材茯苓临床和中成药用量大幅度增加,其中茯苓桂枝胶丸已在美国进行临床二期研究,进展比较顺利,正式进入国际市场后,预计年均市场销售规模可达200亿元。谈到我国茯苓产业发展前景,王克勤研究员认为在保健食品、健康食品领域,茯苓生产销售将有大的发展,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同时也对于我国茯苓产业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深入开展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二是组建全国茯苓产业发展战略联盟 ,三是组建全国茯苓产业发展战略联盟,四是加速系列产品研发促进茯苓产业链延伸。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常用中药材茯苓临床和中成药用量大幅度增加,其中茯苓桂枝胶丸已在美国进行临床二期研究,进展比较顺利,正式进入国际市场后,预计年均市场销售规模可达200亿元。谈到我国茯苓产业发展前景,王克勤研究员认为在保健食品、健康食品领域,茯苓生产销售将有大的发展,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同时也对于我国茯苓产业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深入开展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二是组建全国茯苓产业发展战略联盟 ,三是组建全国茯苓产业发展战略联盟,四是加速系列产品研发促进茯苓产业链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