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扶助残疾人种植中药材

      近年来,宣汉县以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切实为残疾人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从综合救助到技能助残,从提供帮扶到就业服务……一项项优惠政策、一次次助残活动、一个个扶残项目相继出台落地,温暖了残疾人的心头,让他们生活得更加幸福。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龙泉土家族乡罗盘村幅员面积13.68平方公里,村民共有197户756人,其中残疾人有22名。

家住龙泉土家族乡罗盘村3组的陶朝华,多年前的一场火灾导致他左手残疾,其一家五口的生活也一度陷入困境。在经历几次失败的求职经历后,他决定在家乡创建一个中药材种植基地。然而,由于资金缺乏、技术缺乏、交通不便等困难,陶朝华种植中药材多次失败,债台高筑。

2011年,宣汉县残联在调研中了解到陶朝华的情况后,对他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对其在资金上进行帮扶。县林业部门也邀请中药材种植专家为其传授技术。通过几个月的学习培训,陶朝华掌握了药材种植技术,并成功创建中药材种植基地。目前,他已种植中药材700多亩,去年收入达8万余元。

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

近年来,宣汉县创新模式,把服务残疾人工作同地域情况和残疾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针对地处山区的特点和残疾人数量多、贫困面大、扶持难度大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思路和扶贫方式,强化扶贫实效,积极引导残疾人发展产业,实现了对残疾人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由于罗盘村特殊的地理条件,特别适合中药材种植,上世纪80年代初,云木香、厚朴、黄连、天麻等中药材便开始在辖区罗盘、黄连、小坪、高架、坪溪等村种植发展。该县采取因地制宜扶持产业“造血”扶贫,为每个残疾人量身定做“个性化”的发展方式,引导残疾人从事中药材的种植。

产业发展了,如何保证残疾人的收入?如何提高残疾人的种植积极性?如何才能让产业长期有效发展?面对现实困难,该县又积极引导残疾人建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负责收购销售,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残疾人的收入。同时,市、县残联为他们送去扶持资金,引导残疾人从单一、粗放经营种植模式向技术化、集约化、品牌化种植经营模式转换。

从依靠社会到回报社会

宣汉县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不仅提升了残疾人的生产实用技术,更使他们摒弃了过去“等、靠、要”的思想,在积极创业致富的同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陶朝华在自身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还免费为其他创业人员提供种植技术和种苗,带动乡亲们致富。同时,陶朝华还组织本村22名残疾人组建了“龙泉乡志愿环保服务队”,一有空闲时间,他们就一起到百里峡捡拾、填埋垃圾,为保护百里峡景区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原文链接:https://news.ctycw.com/show-23260.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wangpy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视频)为药仓网独家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药仓网”、“作者:某某某”。
② 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及网站,并尽可能注明转载出处和作者,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