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放入支架并没有能够解决心肌微循环障碍,从而导致心脏没有得到血液的有效灌注。人体的血管包括分布在心脏的冠状动脉是由各种粗细不同的血管网络组成,通常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属于比较大的冠状动脉,这也是支架植入的通常部位。心脏的供血除了大的冠状动脉要保证基本通畅,还需分布在心肌的各种数量众多的微小血管结构与功能正常无损。但是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不仅有大血管的问题,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微血管的病变,支架植入只能解决病变的其中一个环节的问题,而对于微血管病变目前所有的西医治疗方法和药物均无效。这就导致了以上问题的发生,即使接受了包括支架植入在内的所有西医规范治疗,有些患者心绞痛的相关症状依然没能得到缓解,同时心脏病变还在持续向前发展。还有就是急性心梗支架术后发生了无复流现象,无复流现象是指冠脉病变血管经充分扩张后,管腔内已无机械性阻塞包括残余狭窄、血栓、血管壁夹层血肿及心外膜血管痉挛,相关心肌仍缺乏有效血流灌注的现象。急性心肌梗死恢复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发生率为10%~30%,无复流现象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力衰竭的协同因素,大量事实证明,支架术后出现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的患者远期预后较差:心功能恢复差、心肌梗死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充血性心衰、恶性心律失常、再次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的比例都较高。
此外,支架植入手术又是一个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复杂生理和心理问题的过程,患者担忧甚至怀疑术者的操作水平,忧虑手术能否成功以及是否会出现并发症等。由于相关的治疗费用较为昂贵,对普通收入家庭也造成相当大的经济压力,进而也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心理。支架植入术后长期服用抗血小板、降血脂药物,还会引发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过度担忧。这些由心理障碍带来的躯体不适症状西药同样没有疗效。
近年来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表明,通络中药为解决上述问题带来了突破。所谓通络中药是指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一类特色药物。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独特的组成部分,是中医学关于难治性疾病治疗的应用理论。古人有“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之说,并且应用络病理论指导治疗“胸痹心痛”(冠心病)、“中风”(脑血管病)等疾病取得了显著效果。络病依托络脉而发生。古人所说的络脉是从大的经脉依次分出、逐层细分的网络分支。清代喻嘉言《医门法律·络脉论》“十二经生十二络,十二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之说,不仅指出了络脉网络分层,而且推算出末端的孙络达到了一百六十多亿根,与微循环末端四百多亿根的数目已非常接近,可见中医络脉包括了西医学微血管及微循环的概念。络病理论指导下的通络中药在保护微血管及微循环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由北京阜外医院主持的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西药加支架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络药物,可以显著减少心梗支架术后心肌无复流发生率,改善心肌微循环血液灌注,保护心肌减少心室重构,从而改善心梗支架植入患者的远期预后。同时以通络中药为主,结合中医学辨证论治又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