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这个一堆黑呼呼不太起眼的种子,它可带富了当地很多人呢,图为帮农户选猪苓种子
“活了半辈子,第一回一次挣这么多钱,多亏了‘猪苓王’的帮衬。”3月30日那天,在勉县张家河镇二沟村,49岁的李如云兴奋地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猪苓王”又是谁呢?
原来,“猪苓王”就是他们县的人大代表陈志华,也是他们村的党支部书记。2011年的时候,陈志华教他种猪苓,去年他第一次收获就挣了将近30万块钱,高兴得合不拢嘴。那么陈志华是怎么变成“猪苓王”的呢?
这要从1997年说起了,那个时候他还是陈志华,一个从部队退伍的刚刚20岁的小伙子,回到家乡,看到在秦岭大山深处的二沟村,离县城最远,山大沟深,村里人想要发财是非常困难的。常常是“种了一坡,收了一车。”,当时他也很愁,因为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赚到钱。日子一天天过去,忽然有一天,有个外地的战友托他买几十斤家乡的猪苓,这一下激起了他用猪苓发财的想法。
那个时候正是追梦的年纪,热情高,说干就干,于是,他就开始去采挖野生种子,真的种起猪苓来了。但是,野生种子的产量低,他就起早贪黑,做试验、拜师傅、查资料,地里、家里、山里、山外忙个不停,钻研猪苓高产栽培技术。连续几年反复试验琢磨,终于掌握了蜜环菌栽培的高产技术,别人栽一斤三年后可以产大概3斤,他栽的就是5到8斤,甚至更高,每年稳定纯收入差不多有20万,慢慢的他成了当地有名的“猪苓王”,2011年,还被选为他们县的人大代表。
“一人富不算富,和乡亲们一起富才是真的富。”怀揣着这个梦,陈志华积极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靠传、帮、带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2011年,当他知道村里的贫困户谷明金没有本钱,他二话不说,把收获的价值六千元的100斤猪苓送到谷明金家里,鼓励他发展猪苓,去年,谷明金净赚了几万元。他说,没有陈代表的帮助就没有他的脱贫。
近年来,陈志华不仅帮带包联村里10多户贫困户通过栽培猪苓实现了稳定脱贫,还手把手带出了一大批猪苓种植示范户。村民周志明就是其中的一户,富起来的周志明不仅在镇上移民集中安置点建了新房,办起了商店,去年10月还买了十几万元的小轿车,日子红火得很。
在示范户的影响下,邻村头沟村、毛坝坪村、松树坝甚至全镇的猪苓产业都发展得很快。
今年,张家河镇发展猪苓将突破5000亩,按照每亩300窝、每窝平均产出3市斤、鲜品每斤60元算的话,年产值可以上亿了,就这一项就能让全镇年人均增收将近10000元。
在今年2月的勉县人代会上,陈志华还撰写议案,建议把猪苓等中药材发展作为县、镇农业产业发展重点扶持项目,促进山区群众尽快共同富裕。
猪苓王经过多年反复试验和学习才研究出了蜜环菌栽培的高产技术,别人栽一斤三年后可以产大概3斤,他栽的就是5到8斤,甚至更高,每年稳定纯收入差不多有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