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作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县的垫江县,在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工作中,通过完善管理和理顺体系、加大经费投入、创新发展政策机制、突出中医药产业,实现了连续三年县域90%病员在县内救治的医改目标。
近年来,重庆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中医药优惠政策、措施接连落地,中医药管理体系不断健全。该市各区县依托资源和特色优势,科学规划中医药发展,大力推动中药材种植产业,全力推动中医药产业服务,在全市形成重视中医药、发展中医药、支持中医药的良好局面。
全面提升中药材种植规范化水平
当前,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在重庆市南川区山王坪镇龙泉村8社纸槽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药农们正在地里埋头忙碌,准备新栽种一批玄参幼苗。“去年,我们合作社共种植玄参450余亩,亩产达到1600公斤左右,合作社和药农的收获都不小。”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扩大玄参种植规模,今年合作社又流转了一批土地,今年肯定比去年收益更大。
据了解,去年南川区农委在全区玄参种植上推行标准化的垄作技术,大面积培育良种,使单产得到较大的提高,加之区委、区政府的政策扶持,去年全区种植的3万多亩玄参,产量达到800多万公斤,与上年相比提高了10%,玄参产值突破亿元大关,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产业。
而在地处渝东南的酉阳县农村,同样处处可见中药材的身影。近年来,酉阳县稳步发展壮大中药材基地,在酉西片区重点发展白术、玄参等主导品种,在酉东片区重点发展青蒿等主导品种,在桃花源、板溪等乡镇重点发展山药等后续品种。该县还积极加大和太极集团的合作,在农户中发展中药材种植,大力建设酉阳县太极集团万亩中药材示范园。
据酉阳县相关领导介绍,该县建立了1000万元的中药材产业专项发展资金,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以扩大种植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医药工业发展为重点,以完善新医药产业链、拓宽产业幅为支撑,目前已培育中药材企业14家,发展中药材生产专业合作社52家,培育中药材种植大户150户、一般农户28270户,中医药产业呈蓬勃发展之势。
在垫江县,投资6亿元建设的中华仙草健康产业园,即将在今年5月正式投入运行。据称,该产业园涵盖中医药养生产业园、名贵中药材有机种植示范园、野生铁皮石斛种植园和药用植物标本园等。其中,名贵中药种植示范园主要种植铁皮石斛、灵芝、金钱莲等名贵中药材;野生铁皮石斛种植园主要利用明月山自然环境,分期发展野生铁皮石斛种植;药用植物园将建设集中草药资源保存、研究、开发,以及科普、教育、文化宣传于一体的大型中医药现代科技园区,成为药用植物保护区和药用植物开发利用技术中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的“重庆道地药材良种及高效优质种植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已取得阶段成效,目前已基本建成800亩良种(种苗)繁育基地,建立了1000余亩高效优质种植示范基地,推广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2万亩以上。
据介绍,该项目于2013年12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是重庆市承担的首批3项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之一,计划用3年时间,通过集成推广金银花、金荞麦、青蒿、黄连、紫苏、川佛手、川党参等7种重庆道地药材的良种及高效优质种植技术,建立良种繁育基地、高效优质种植基地和初加工示范基地,全面提升全市中药材种植规范化水平。
自项目实施以来,7种道地药材分别在黔江、酉阳、秀山、巫山、石柱、涪陵、云阳推广种植,预计到2016年底,将全面完成800亩良种(种苗)繁育示范基地、2400亩高效优质种植示范基地、8个初加工示范基地的建设目标,助推中药材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将惠及药农超过10万人。
充分发挥中医药 “治未病”作用
“你的手痛好些了没有?”日前,记者走进重庆市长寿区江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看到医生正在为居民王现辉问诊。今年66岁的王现辉已接受了八天的针灸康复治疗,她说:“中医馆建在家门口硬是方便得很啰!”
社区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社区中医馆面积有100多平方米,分中医诊疗室、理疗室、药房等功能区,并配备了中医电疗仪器、火罐等基本医疗设备,开展了针灸、电疗、推拿、药疗、牵引、刮痧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可满足多方面患者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近年来,群众的养生保健意识不断增强,而中医药在养生保健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符合人们的现实需求。其次,城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增加,中医药则在防治慢性非传统性疾病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基于此,长寿区在2013年就启动了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建设,计划三年内在全区街镇和社区服务中心建成18个中医馆。目前,该区已投入200万元,在全区建成16个基层中医馆,预计今年年底实现城乡全覆盖。届时,广大群众可就近享受中医药优质服务。
竭力满足基层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中医药特色服务,这在重庆市各地已成为普遍共识。比如,彭水县正全面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建设,集中设置独立中医诊室、中医康复治疗室、中药房、煎药室,并配备火罐、针灸针等中医药设备,提供多种中成药品和中药饮片。目前,全县已建成投用10个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作用,切实让更多的人体验到中医药的好处。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在重庆市近期召开的2015年全市中医工作会上,明确提出将积极协调发改委,把中医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医疗体系建设计划,使中医药项目在国家相关建设项目安排中占有一定比例,进一步出台和落实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中医药人事政策、薪酬政策和医保政策。
会议还明确要求,全市各区县要积极组织开展社区和农村适宜技术培训推广等活动,提高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和群众对中医药的知晓率,创新宣传活动方式,在社会上营造“相信中医、接受中医、选择中医”的良好氛围。
可以预见的是,通过创新驱动,随着中医药产业的不断升级,中医药种植规模的不断壮大,中医药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重庆中医药事业必将迈上发展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