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的是树叶,买回的是药片,后者的价钱是前者的几倍。作为中国最正宗的传统行业中医药行业,如今正面临着一些市场尴尬。有消息称,中国的中医药出口量在国际市场还不如日本和韩国多。甚至在国内也一度出现进口超过出口,一些“洋中药”大行其道的情况。
有人说,“洋中药”之所以得到国内外的认可,主要原因是其疗效稳定、质量可控,特别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纯方面的科研创新和技术水平高。而我国中医药部分存在着标准不一、质量不稳的问题。尤其是作为源头的中药材,生产技术相对落后,重产量轻质量,滥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现象较为普遍,导致中药材品质下降,影响中药质量和临床疗效,损害了中医药信誉。
“药材好,药才好”。中药材是中医药的源头,也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石,只有首先对中药材的质量予以严格控制,中药的质量提升才能有坚实的基础。“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看到了质量正成为制约我国中药材乃至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症结之一,此次出台的规划也对症下药,开出了中药材质量保障的处方。
具体来看,在这个处方上,既有“100种中药材质量标准显著提高、全国中药材质量监督抽检覆盖率达到100%”这样的硬指标,也有“构建中药材质量保障体系”这样的硬任务。而且“构建中药材质量保障体系”还分解成了提高和完善中药材标准;完善中药材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建立覆盖主要中药材品种的全过程追溯体系;完善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体系4项具体任务。
同时,规划还提出了“中药材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专项”,包括在中药材标准提高和完善方面,制修订120种中药材国家标准;完善农药、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真菌毒素等安全性检测方法和指标,建立中药材外源性有害物质残留数据库,建立50种药食两用中药材的安全性质量控制标准;完成10种野生变种植养殖大宗中药材的安全性和质量一致性评价等。中药材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方面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常用大宗中药材的全过程追溯体系以及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方面,进一步提升现有药品检验机构的中药材检验检测能力,在中药材主要产区和集散地重点支持建设20家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
强化质量优先意识,完善中药材标准体系,提高中药材生产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确保中药材市场供应和质量,正是该规划制定是三大基本原则之一,也体现了国家对中药材质量保障的重视。这让人们看到了质量对于中药材行业乃至中医药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中医药是流传于我国的医药技术,也是中国最具标志性的名片之一。将老祖宗留下的这个瑰宝继承发扬好并走向世界,一直是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愿景和目标。然而由于质量和标准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医药走向世界也颇多困惑。现在,以规划为新起点,从源头入手抓好中药材质量和标准体系建设,“药材好”之后中国的中医药也必能实现“药更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