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东麓,地处黔、湘、渝两省一市结合部的松桃苗族自治县,是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于一体,贫困面广、贫困程度较深的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该县有耕地面积40.87万亩。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中药材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该县坚持“市场主导,特色优势,科技支撑,企业带动,农民实惠”的发展理念,按照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高标准建设的思路,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无论是冷链物流加工或是基地建设等方面都以惊人的速度日益凸显成效。
高起点规划 助推产业迅猛发展
在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上,松桃自治县始终坚持把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与城镇发展、土地利用以及交通、水利建设等有关规划相结合,坚持做到多规合一,推进中药材产业建设,确保了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充分利用世界佛教名山梵净山天然氧吧的地理环境和土地资源丰富、无工业污染的天然资源优势,精心谋划,准确定位,全力打造全国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
“建基地与龙头并重,以龙头带基地,以基地引龙头,基地与龙头互促互进”是松桃自治县近年来发展中药材产业坚持的思路和理念。近年来,该县以“政府引导、部门帮扶、农户为主、企业带动、科技支撑、社会参与”为原则,突出抓好基地建设,通过“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等方式,建成一批集中连片、高标准、上规模的中药材产业基地。由于有龙头企业支撑,主体带动力突出,全县中药材产业呈现出快速蓬勃发展的态势,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25.5万亩,品种40余个,覆盖全县28个乡镇,涉及18900多户农户,实现产值16000余万元。
在农业产业品牌建设方面,该县更加注重农业技术利用,引导贵州恒霸药业和贵州健神农业等公司创建GAP示范基地,引进、培育、推广了一批适应性强、产量高的中药材种植品种,现有商标注册中药产品2个。
为加快发展速度,该县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和《中药材产业发展奖励扶持政策》等系列优惠政策,千方百计扶持中药材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发展壮大。同时,对乡镇发展中药材产业同样给予奖励扶持,调动全县群众发展中药材的积极性。此外,还通过宣传发动,积极鼓励农民以承包、租赁、入股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使土地向中药材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流转,让土地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全县已成功流转土地3万亩用于发展中药材产业,涉及农户3.5万户。并通过组建10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使近5000户种植户与千变万化的市场实现对接,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经营风险,确保了农户利益,中药材已逐渐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大手笔投入 助推产业做大做强
为了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自2012以来,该县整合财政、交通、水务、发改、农牧等部门资金2亿元。采取中药材产业与石漠化治理、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相关项目结合起来,捆绑整合资金,同时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资金,有力缓解了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推动了全县中药材基地建设。主要种植的中药材包含药用型与食药兼用型,其中药用型品种有:铁皮石斛、三七、白及、牡丹、银杏、白术、太子参、桔梗、金银花、葛根、罗汉果、板蓝根、青蒿等;食药兼用型有百合、花椒、鱼腥草等。集中连片种植,面积10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共有45个,总面积达到48870亩,中药材已成为该县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
高标准建设 成效显著有亮点
走进松桃自治县的中药材产业示范园——长兴中药材扶贫产业示范园,可见基地上处处挥洒着似火的热情,处处彰显着发展的活力。为了壮大中药材产业,该县以园区为载体,按照高标准建设的思路,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取得了显著成效、亮点纷呈。
该园区自2013年6月开工建设以来,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建设思路,截至目前,已累计完种植各类中药材3万余亩,合同订单面积达90%以上。通过内引外联等方式扩宽招商渠道,已成功引进安徽名贵中药材、贵州健身农业、贵州恒霸、广东益牲宝兽药公司等企业落户园区,引资金额已达12.8亿。形成了企业连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连农户发展模式,带动核心区内15个行政村25个专业合作社,2万余群众种植白术、牡丹、杭白菊等中药材。
在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目前,核心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为园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大功能区”(冷链物流价加工区、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区、快繁育苗区、生态养殖区、休闲农业观光区)的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园区已形成了集冷链物流加工、中药材展示、技术指导、销售为一体的现代高效农业规模经营体制;形成了企业负责加工、技术、回收,群众负责种植、管理的分工模式。
园区规模万亩的中药材,四面环山的良好生态,“蜘蛛网”式的水泥道路,给园区景区化建设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园区观光、休闲、旅游功能突出,园区景区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游客进村,园区部分群众开始在村里发展第三产业,办起了农家乐,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创业。现在,园区已形成了以中药材为主导产业,以乡村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
2013年以来,该园区率先在全市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电子数据库,建立了镇、村、组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签订了镇到村、村到组、组到户的土地流转协议。到目前,已打捆整体流转土地3万亩,其中核心区1.3万亩,拓展区1.7万亩。通过创新模式,园区凭借土地流转,企业搞种植,生态庄园经济,带动农户就近就地就业2.1万人次,农民通过园区各类收入180余万元。实现了老板进村、资本进村、产业进村。使原有闲置的土地资源转化成赚钱的资本,使“空心”村转化成生态庄园,园区链条的完整,切切实实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稳收“三金”,即土地流转第一金,劳务收入第二金,入股分红第三金。
中药材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富民产业,是环境友好型、生态友好型产业。该县将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按照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高标准建设的思路,继续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投资和建设,努力把中药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中药材建设的步伐,努力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