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茯苓糕的主要成分是茯苓、大米、糯米、白糖,纯手工制作,用时髦的话说,没有任何‘科技与狠活’……”8月24日,在岳西县和平乡佳品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汪江红正在赶制新一批的茯苓糕订单。不一会儿,一颗颗印有“福”“如”“东”“海”等字样的茯苓糕制作完成,煞是喜人。
茯苓产业是和平乡的传统支柱产业,全乡有近三分之二居民从事茯苓种植、粗加工。但长期以来,销售路径窄、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等问题一直是该乡茯苓产业发展的“绊脚石”。
“我们的茯苓产业虽已规模化,但未实现集约化。茯苓采收后,将其烘干、切片,再拉至亳州中药材市场售卖,这是乡里一贯的生产销售模式。而单靠种植户或某个村集体去探索新模式、延伸产业链,显得‘力不从心’。”该乡党委书记汪志鹏说。
去年以来,和平乡以乡政府为枢纽,搭建“强村富民公司”市场化平台,整合全乡6个行政村资源,实现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集约化配置,形成“统一品牌、差异经营”格局,并吸引社会资本、专业合作社、农户入股,构建“政府+公司+村集体+农户”利益共同体。
在该平台的运作下,和平乡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发展:发展茯苓精深加工产业,配套建设产地仓储冷链,提升附加值,目前已开发茯苓糕、茯苓小罐茶、茯苓面条等十多种产品;开发“药文旅”融合项目,串联红色资源、生态景观与药田观光,打造研学基地、康养民宿、药膳体验等业态,年引流游客超5万人次。
同时,该乡还开设“乡村CEO”培训班,培育本土电商运营、民宿管理等经营人才,鼓励村书记、村干部、村民等进入直播间当主播,大力拓展线上销售途径。“00后”储召慧便是公司的主播之一,平日里,她通过拍摄、剪辑短视频来宣传公司产品;开播时,她和村书记“搭班”推介家乡和产品,几个月时间,直播账号已拥有1.3万粉丝。
截至目前,和平乡通过该模式,已带动村均集体增收10万元,6个行政村年均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3个村迈入“百万强村”行列。农户通过土地流转租金、基地务工薪金、股份分红金“三金”模式,户均年增收2.8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逐步完善‘种植—加工—文旅—康养’闭合产业链,带动周边乡镇加入产业联盟。同时,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中药材溯源系统,实现种植、加工、销售全流程可追溯;开发‘云药田’小程序,提供线上认养、康养旅游预订等服务。”汪志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