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的分类和养殖
在今天的生物分类系统中,灵芝位于真菌界担子菌门伞菌纲多孔菌目灵芝科灵芝属。芬兰真菌学家卡斯滕(Petter Adolf Karsten)于1881年根据产自英国的标本发表了这个属,它的学名Ganoderma由希腊文ganos/γανος(闪亮)和derma/δερμα (表皮)构成,形容这类真菌具有光亮的外观。广义的灵芝包含了整个灵芝科,这个科最重要的特征是担孢子(basidiospora,真菌界担子菌门的有性孢子。由担子经核配、减数分裂形成的单倍体细胞)具有两层孢壁,但这个特征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野外辨认灵芝科的真菌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特征:细密多孔的子实层(朝下的那一面)、菌盖成熟后光滑坚硬的表面、以及由于菌盖生长速度变化而形成的类似年轮的“云纹”,如果是正在生长中的个体,还能看到菌盖边缘柔嫩的白色组织。
中国传统医学对灵芝的分类非常粗糙,这个话语体系中的“灵芝”实际上混淆了灵芝科的若干个有柄而具有光滑菌盖的物种,包括但不限于喜热灵芝G. calidophilum、黄褐灵芝G. fulvellum、热带灵芝G. tropicum、松杉灵芝G.tsugae、硬孔灵芝G. duropora等种类。甚至连广泛栽培的特定物种都身份成疑:之前大家一直以为种的是灵芝科科长G. lucidum,但近年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它实际上是另外一个物种四川灵芝G. sichuanense[1]。因为形态上的相似性,灵芝在中国各地有很多地方性的代用种类,按传统方法单凭颜色是无法将这些种类区分开的。中医典籍中提到的灵芝类真菌的名字也有沿用在现代的分类系统中的,比如紫芝G. sinense,这个种的成分常用来和灵芝对比,算是“颜色分类法”的歪打正着;又如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它根本就不是灵芝科的。
上述的混淆只是囿于知识水平的无心之过,但关于灵芝也有为牟利而故意制造的骗局。灵芝属有一个无柄的种名叫树舌G. applanatum,一两年时间就可以长得非常大。树舌的菌盖直径能超过一米,于是经常被伪称“千年灵芝”出售,价格动辄数万。这种骗局与“模子里种出来的人形何首乌”类似,都是利用一些人对“上了年纪的神奇生物”的迷信心理,而购买者花了大价钱捧回去的相当于一堆烂木头,没有任何价值。
灵芝是一种木材分解菌,不需要和植物共生,这意味着它很容易人工养殖。实际上灵芝的人工养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操作上跟平菇、香菇等常见食用菌的养殖完全一样,由锯木屑、棉子壳和各类秸杆提供碳元素,由麸皮、豆粕等提供氮元素,再适量添加钙、硫、磷、钾等矿物质和少量微量元素。灵芝培养基的主要成分都是农业生产的下脚料,成本很低。但灵芝的产量很高,100千克干料可以产出干灵芝8-12千克,生长周期只有30天。所以市面上的人工养殖灵芝相当便宜,干品也就五六十块钱一千克,还不如一些较高档的食用菌。然而卖家往往以“野生灵芝”为招徕,鼓吹有效成分的差异,卖出几十倍的高价,这是不合理的。和持续生长的动植物不同,灵芝的子实体成熟、释放孢子之后就不再生长了。在这之后是以“死物”的形式存在,等待腐烂,也就不会再积累次生代谢产物。从“有效”成分上来说,野生灵芝和养殖灵芝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但是,野生灵芝的生长环境不可控,在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大背景下,野生灵芝的重金属含量往往超标(主要是汞超标),长期服用会带来健康风险[2]。此外,养殖灵芝因为长得快,菇体会比较疏松,购买时可以通过这一性状防止被骗。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去买所谓野生灵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