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全:茯苓资源栽培格局随人工栽培发生了变化

  随着我国茯苓道地药材优化缩减,野生资源改为人工栽培,茯苓资源栽培格局发生了变化。王文全教授介绍,市场流通的一级茯苓菌种主要流向相关科研机构、较有实力的茯苓企业、小规模的专业种植,二级、三级茯苓菌种则就地销售给地方农户。在生产上使用的茯苓菌种,报道菌种40余种,各地有自主菌种。湖南湘靖•28,全国各地均有采购,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5•78,大别山地区仍然在使用。不同产区茯苓生产方式也在传统生产工艺上得到不断优化,如“大料变小料”,“长料变短料”,在传统的“木引”“肉引”基础上,优化为“嫁接法、诱引法、双引法”。培养基物料种类也不断革新,茯苓代料栽培技术为挽救林木流失、茯苓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性的技术支撑。技术科研进展上,李剑、王克勤、苏玮等,开展了棚室内以代料方法栽培茯苓的研究,代料以松木屑、松枝碎块为主要原料,配以石膏、蔗糖等。祺研究以松根62.5%、松木屑9.5%、米糠14.5%、玉米芯11.5%、蔗糖1%,取得较好的试验效果。在科研成功推动上,湖南补天药业公司主持的“大宗道地药材茯苓栽培与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荣获2013年度湖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生产技术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生长发育周期由10~12个月缩至6~8个月。各产地加工模式也呈现多样化,通过“发汗”,晾至表面干,反复数次,阴干后得到“茯苓个”;将鲜茯苓切制,阴干后得到“茯苓块”和“茯苓片”。茯苓采收加工模式有“鲜茯苓采收-发汗-剥皮-切制-干燥”,“鲜茯苓采收-发汗-蒸制-剥皮-切制-干燥”,“鲜茯苓采收-蒸制-剥皮-切制-干燥”,“鲜茯苓采收-切制-干燥”,有的加工还用了蒸制工艺。
 

原文链接:https://news.ctycw.com/show-21255-2.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yjiao318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视频)为药仓网独家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药仓网”、“作者:某某某”。
② 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及网站,并尽可能注明转载出处和作者,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