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茯苓产业发展,王文全教授提出了亟须思考的问题:要切实执行菌种生产监管,多家联合建设省市级茯苓或食用菌菌种检测机构,制定并实施菌种地方、行业标准,使得茯苓菌种“有标可依”。以县城为单位,定期开展培训,争取使得茯苓菌种从业人员能够获证、持证上岗。目前茯苓菌种复壮环节较为薄弱,为生产稳定性带来隐患,王文全教授指出在这方面要着重加强。要坚持松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大培育优良菌株、扩大树兜栽培、改善栽培技术、枝杈袋装栽培等方面的代料栽培技术研究。同时要逐渐扩大松木资源,植物志中记载,云南地区松种有16个、在安徽地区松种有14个;大别山地带、湖南、贵州、云南地区均有马尾松,而在云南地区具有云南松、思茅松,要充分利用树种扩大种植区域,且松木成分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加强代料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通过优化代料配方、改善代料在不同产区的适应性、提高代料转化率,从而优化带料栽培技术,培养地方代料栽培大户,由点到面,扩大代料栽培面积。要不断规范茯苓生产技术研究技术,建立“规范化、规模化”的茯苓“GAP”种植基地,促进形成茯苓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 实现菌种供应、生产技术、田间管理、产品加工统一。在茯苓产地加工工艺研究上,要以茯苓特定药用成分为指导,细化茯苓片、茯苓丁等不同形式的茯苓产地加工工艺,进一步研究发汗、蒸煮、干燥等加工环节对茯苓品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