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豪:茯苓主产区需形成良性竞争环境 推动茯苓产业可持续发展

 IMG_7250 
  易菇网讯:20世纪70年代至今,湖北产区茯苓科研从未间断,近年来,湖南、贵州、云南、福建等省也开展了规范化种植、代料栽培等研究。由中国菌物学会主办的2014首届全国茯苓会议于2014年10月13-15日在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为筹备召开“2014首届全国茯苓会议”,并进行充分的市场分析和研判工作,组委会工作人员自2014年1月起先后前往我国茯苓主产区湖北英山县、罗田县,安徽亳州市、金寨县、霍山县、岳西县,湖南靖州县,贵州锦屏县、黎平县等地,深入产区一线,调查了解我国茯苓产业发展真实状况,形成一手资料。在14日下午的“专题报告”环节,易菇网助理总经理王志豪作《我国茯苓产区调查及几点思考》如是介绍到。
  随着我国经济腾飞发展,医药需求大幅度增加,茯苓药材生产经多年市场经济调整,湖北、安徽等传统栽培产区逐渐恢复生产,并进一步得以巩固;福建、广东、广西等20世纪70年代引种发展起来的新产区,因为不能适应开放的药材市场经济冲击,也不能适应药材商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多数萎缩,逐渐停滞。近年来,河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已不再进行较大规模种植。茯苓药材栽培目前主要集中于两大产区:(1)湖北、安徽产区:药材商品集散地为安徽岳西。该产区产量相对稳定,所产茯苓质量好,以“光、洁、细、白”享誉海内外,为主要外贸出口产区。(2)湖南、贵州、云南产区:药材商品集散地为湖南靖州。
 

原文链接:https://news.ctycw.com/show-21286.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yjiao318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视频)为药仓网独家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药仓网”、“作者:某某某”。
② 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及网站,并尽可能注明转载出处和作者,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