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生委员:让中医药走向世界做大做强

       全国政协委员、中医科学院针灸所副所长杨金生。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3日讯(中国经济信息杂志记者 梅淑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所副所长杨金生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了关于中医药“走出去”后如何做大做强的建议。杨金生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目前《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已经上报财政部,等待两会后批复。希望财政部能持续加大对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支持,以《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等形式加大对此项工作力度。

杨金生说,“中医针灸”2010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这为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铺平了道路,2011年原卫生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中长期规划纲要(2011-2020)》,2012年商务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4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海外发展。

杨金生谈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国务院明确提出“加强中医药知识和文化对外宣传,促进国际传播”,并将“中医药文化得到传播”作为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目标之一,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国会大厦共同出席并见证北京中医药大学和西悉尼大学签署中医药合作协议,推动中医药在澳大利亚建立中医中心。中医药已被纳入我国实施的国家外交战略的一部分,中医药“走出去”正面临着空前的机遇。

但是,中医药海外传播和发展形势严峻,杨金生说,一方面存在着海外传播途径多,程度浅,没有形成影响,体现不了中医内涵,如;另一方面海外中医药服务机构数目多,规模小,没有形成品牌,发挥不了主流作用等情况,有待于整合、提高。

为推动我国独有的中医药理论、文化、服务和产品整体走向世界,助力我国倡导下的全球及区域新格局的构建,杨金生提出如下建议:

一、发改委、财政部及时设立中医药国际合作发展专项,优先在“一带一路”区域国家建立中医药服务中心。

2013年9月13日,习主席在出席于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传统医学是各方合作的新领域,中方愿意同各成员国合作建设中医医疗机构,充分利用传统医学资源为成员国人民健康服务。”2014年2月12日,李克强总理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共同见证了中匈中医药合作意向书的签订,其中言明要在匈牙利建立中东欧地区中医药中心。此外,配合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总体部署,拟在目标国家建立一批中医药海外服务中心,落实高层指示,促进中医药海外发展,提升中国影响力。

二、国标委进一步加大国际标准研究的经费投入,促进中医药产品、技术的标准化体系构建。

2013年8月20日,习主席在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时提出:“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推动更多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为促进全球卫生事业、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做出更大贡献。”中医药在世界贸易组织、生物多样性公约组织等多边谈判中引起关注,我们必须努力建立相对完善的中医药服务贸易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的国际化,积极开展中医药产品国际标准研制和加强国内标准化研究体系建设,保障我国在今后五到十年的国际传统医药市场竞争优势。

三、加强顶层设计并制定中医药文化海外发展战略,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

2010年,习近平同志在出席南京中医药大学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中医孔子学院”揭牌仪式上指出“中医药是打开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这一科学论断充分肯定了中医药在文化传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发挥专业优势,联合文化部(外联局)、外交部(驻外使领馆文化处)、国家教育部(汉办)、国务院侨务部门和中国致公党等单位,共同打造中医药海外传播的平台,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编制中医药海外发展规划,并落实经费,引导、规范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提升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软实力。通过扩大我国中医药文化和学术的国际影响力,提高国际医学界对中医药理论及其科学性的理解和认同,使中医药“走出去”做大做强。

代表委员小资料:

杨金生,医学博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主任,中国致公党中央医药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更多报道请见 “四个全面”进行时——2015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原文链接:https://news.ctycw.com/show-23199.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wangpy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视频)为药仓网独家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药仓网”、“作者:某某某”。
② 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及网站,并尽可能注明转载出处和作者,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