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尝到中药材种植甜头的和政县城关镇三谷村中下社农民王玉福又开始忙碌起来。“我的女儿在新疆的石河子大学上学,儿子今年也要考大学,以前两个孩子上学的学费我都交不起,哪有钱供他们上大学啊。”家住三谷村中下社的王玉福对记者如实说道,自从2013年村上建成的甘肃复兴厚中藏医药加工厂投入使用后,他就在地里种上了1亩当归、2亩党参,结果当年的纯利润就有近2万元,“通过种植中药材,孩子的学费交得起了,现在还养了几头牛,家里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了,这都归功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镇、村干部的全力帮助,今年我打算多种些药材。”说到种植中药材的收益,王玉福乐得合不拢嘴。
如今在和政县,大家都会算这样一笔账:按照传统的小麦、油菜单种模式,一亩地最高收入只有600元,而种植中药材,一亩最低也有3000元进账,在该县像王玉福这样靠种植中药材发家致富的农民有很多。这几年,三谷村群众依靠种植中药材,向小康生活迈进,成为远近闻名的“药材村”。
三谷村曾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190元。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从一个“三无”村(无集体积累、无资源依托、无产业基础)“蜕变”成为一个多产业支撑、农民就近务工的典型致富村。三谷村村支书王学义告诉记者,三谷村的变化,主要得益于与甘肃省财政厅农发办“双联”干部的帮扶和村上多个产业的蓬勃兴起。
2012年2月,甘肃省财政厅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与和政县城关镇三谷村结成“亲戚”。经过“双联”干部的努力,2013年6月初,甘肃复兴厚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甘肃泰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落户三谷村建设的复兴厚中藏医药文化旅游产业园、泰祥养殖产业园、瑶池出口型高原红树莓引种示范园初具规模。全村300余名留守劳力就地务工,人均年劳务收入突破5000元。
“自从甘肃复兴厚中藏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引进村后,我们村的中药材种植得到大面积发展。”村支书王学义告诉记者,为了把中药材种植扶持为农民的致富产业,村上与复兴厚中藏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订单协议,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以每亩1500元的价格租赁农户土地种植中药材,再由公司提供籽种,雇佣群众在自家地里种植。
随后,记者来到甘肃复兴厚中藏医药文化旅游产业园。药材加工厂房外面宽阔的水泥硬化地上工人们将晾晒后的药材进行打包整理;厂房里机器隆隆作响,几十名工人在机器旁忙碌的加工着药材;厂里厂外呈现着一派繁忙的景象……“我从去年2月份开始在药厂里打工,现在每天能挣70元。在这里打工,早晚都可以回家照顾父母、上学的女儿及生病的丈夫。”家住三谷村中下社的农民杨学英告诉记者。
在“双联”干部的帮助和支持下,三谷村涌现出了王玉福、黄学文等一批致富带头人。王玉福告诉记者,在“双联”干部的组织下,他到陇西学习中药材种植先进经验,回村后流转了10亩地,种起了当归,2013年收入达8万元,2014年又流转土地30亩,全部种了当归。他还积极带动其他农民加入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拓宽了致富的门路。
如今,中药材种植已成为该县农民增收致富新的增长点。全县有8000多户村民参与了党参、当归、黄芪、白芍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2万亩。三谷村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00多元,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目前,全村80%以上的贫困户已实现了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