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源丰富,区位独特,发展产业潜力巨大
1、树立靠山用山吃山乐山理念,找准发展产业突破口十分重要。龙山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野生中草药材面积约10万亩,共有1441种中草药材,其中在全国重点要求普查的363个品种中,我县有200余种,玄参、杜仲、黄柏、厚朴等重点道地药材种植基地基本形成,现存中药材基地5万余亩,年产值2.8亿元。境内林业用地面积300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4.2%,最高海拔1736米,最低海拔218米,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加宅园”的美誉,广阔的山地适宜多种植物的繁衍。全县土壤ph值平均为6.13,有机质含量25.6g/kg,氮磷钾三要素都处于高水平,肥力状况比较均衡。地处微生物发酵带、土壤中的富硒带和植物群落中的亚硝酸带,开发中药材产业基础条件具备。
2、龙山县是湖南省生物资源重点开发县之一,属国家武陵山区重点扶贫县,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中药材为武陵山区四省市47个县的主导产业,龙山县中药材特色产业的发展必将为武陵山区的扶贫开发提供示范带动效应。
二、理清思路,锁定目标,提供理论决策支撑
1、工作思路:以基地建设为抓手,以特色中药材为重点,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资源整合为动力,以提质增效为目标,把我县中药材产业建成武陵山区有牌,全省有位、全州领先,县域产业特色鲜明,农民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
2、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发展中药材产业目标为种植基地8—10万亩,培植30个药材专业村,3000个药材专业户,40个药材专业合作社,建成中药材专业市场1个,面积6000平方米,建成中药材深加工企业2家,初加工企业10家,实现中药材年总产量13.5万吨,年总产值3.2亿元,制定发布5个道地药材标准规程,选育改良5个中药材品种,申报成功2个中药材gap认证和地理标志,新引进中药制药厂家3家以上。
三、强化措施,精准服务,倾力打造武陵药都
1、加强基地建设。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力度,以乡镇为规划单元,结合我县精准扶贫计划,培植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个乡镇成立1-3个专业合作社,走“合作社+基地+农户或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用好用活扶贫资金,凡列入扶贫村的乡镇,至少建好一个50—100亩中药材示范基地。目标是:通过中药材产业发展,消除产业空白的乡镇。
2、发展特色药材。一是改良品种。采取高海拔地区育种、杂交育种、异地供种等方式,为药农提供优质种苗;二是创品夺牌。培育标志性品牌药材,申报中药材gap和地理标志,打响“龙山绿色中药材”品牌;三是推广种植。玄参、白术、天麻、百合、黄精等特色中药材宜药面积十分广泛,发展空间巨大,为了保证药质,提高水平,增加科技含量,所以必须花大力气去推广种植。
3、企业引领带动。充分用好南京金陵药业、云南白药、广药集团等上市企业到龙山发展基地的良好机遇,与其深度合作,签订合作协议,订单保底收购。同时,建好加工生产线,修建贮藏冷冻仓库,解决销售和延伸产业链条问题。
4、整合各类资源。整合人才资源。县成立中药材产业办公室,乡镇农技站加挂中药材产业办公室牌子,培育种植、生产、研发和质监人才队伍,重点支持中药材产业产、学、研技术队伍建设;整合项目资源。整合扶贫、发改、农业、林业等项目资金,集中打捆申报争取中药材项目资金;整合信贷、保险资源。县出台政策,明确要求,银行信贷部门对药材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降低贷款门槛,在其缺乏资金的情况下,提供贷款支持,县财政给予贴息支持。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奖励种植大户和合作社。保险机构扩大保险种类,将中药材纳入农业保险,提高抵御灾害风险的能力。
5、部门联动服务。实行县级领导联系大户和专业合作社机制,为药农解决实际问题;涉农部门负责项目支持和技术指导;其他相关责任单位提前届入,主动作为,搞好服务;乡镇政府负责辖区中药材产业规划与基地建设;县两办督查室加大考核力度,将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产值、部门服务列入考核指标,年终进行绩效考核,奖优罚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