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草产业化难题二:有效成分吸收率低下
《中国商人》:经常在一些媒体上看到专家的观点,认为虫草的传统吃法如煲汤、隔水蒸炖、泡酒、泡茶、与其他中草药一起煎服、用小钢磨打粉服用等,吸收率过低,浪费极大,建议吃“破壁”的虫草胶囊或虫草丸。这种观点有否科学道理?
张耀洲:的确,虫草的传统吃法存在吸收率太低的问题。除电磨机打粉服用可使吸收率提高到四成左右以外,其他吃法的吸收率一般都不超过百分之二三十。其原因是虫草的细胞体积较大,细胞壳较坚韧,虫体皮膜不易破碎,子座(草体)的破壁更难。理论分析认为,要想让虫草的有效成分100%被人体所吸收,虫草的虫体和子座的粉碎细度必须达到微米级,也就是至少细到10000目以上。
《中国商人》:我国现代粉碎技术能否达到10000目细度即微米颗粒的要求?
张耀洲:超低温冷冻粉碎技术是中国人发明的,但实际应用程度最高的在德国。采用德国超低温冷冻粉碎技术加工虫草,细度达到10000目以上没有技术障碍。正源堂(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家蚕蛹虫草就是采用这种最先进技术粉碎的,经过检测,虫体和子座基本上做到了100%破膜破壁,几乎可以100%被人体吸收。国内其他虫草制品的粉碎细度一般都在2000目以内,所以最高吸收率往往不足90%。因此,家蚕蛹虫草片称得上目前国内品质最优良、食用最方便、吸收最全面的人工培植虫草制品。
《中国商人》:蛹虫草的生产成本多高?普通老百姓消费得起吗?
张耀洲:家蚕蛹虫草的生产成本也不低,加之研发费用投入较大,因此目前的市场供应价格也不会很低,主要的消费对象可能会局限于高端消费群体。随着研发费用逐年摊薄,优质品率提升,市场销售价格水平可望适当走低。在科研经费许可的前提下,我们将进一步开发虫草素含量或虫草用量稍低一点,让国人都吃得起的虫草食品。
《中国商人》:产、学、研衔接是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的科研能力堪称一流,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有何规划?研究院里像家蚕蛹虫草这类有待进入批量生产环节的成果想必还有不少,可否向《中国商人》的读者做些透露,以便于商人们得到一些合作机会?
张耀洲: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挂牌成立于2009年6月25日,是由科学技术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在天津滨海新区共同建设的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的核心和龙头,是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大平台。
联合研究院由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南开大学原校长饶子和院士任院长,建有四类技术平台和服务体系,即临床前研究技术平台、临床试验技术平台、产品中试和技术孵化技术平台、成果转化综合服务体系。在这里,产、学、研是有机结合的。按照引领中国生物医药创新,打造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创建我国生物医药“源头创新、科学孵化、成熟产业化” 新体系的目标,经过近3年的运转,联合研究院正在成为我国生物医药科技研发、攻关的领头雁和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合作的轴心。
研究院创制的新药很多,大多处于动物实验、临床试验阶段,欢迎感兴趣的企业家朋友通过网络来了解或登门接洽有关合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