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中药产业系列调查之二:秦巴中药 产业如何振兴?

 

 

安康一家中药饮片公司柜台。

从得天独厚的中药优势资源出发,陕南中药产业理应发展壮大。然而,陕南地区目前还没有形成像安徽亳州、江西樟树等这样享誉全国的中药材地域品牌。“秦巴中药”产业亟待扶持、振兴与发展。

秦地无闲草,自古多“名门”。在《本草纲目》中写明陕南为其主要产地的中草药有57种之多。

中药材产业化的发展,对于盘活中药地存产量,稳定农民收入增长,以及充分发挥陕南优势资源、构建陕南现代循环产业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陕南三市中医药企业共计71户左右,其中,安康市为28户,汉中市为24户,商洛市为19户。主要包括成药生产、医药中间体、中药饮片加工、保健品及食品生产等多种类型。

面对新药研发投入,成药企业意愿不一

2015年2月,在商洛市盘龙药业科技研发中心,负责人党学德这样说:“研发独家药品,是我们成药企业生存的根本。独家药品销售占到了我们企业销售额的60%以上。一般药品基本没有市场地位可言,利润也是微乎其微的。”

在这家陕南“老牌”中药企业的科研档案中,企业的发明专利已经多达39项,有8个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对科研人员的单项奖励可达100万元。去年一年中,盘龙药业又完成了4项专利申报,还获得了一项中草药制剂发明专利的授权。

党学德说:“不断研发具有持续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是从事中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国家药品标准不断在提高,企业不推进生产工艺的进步研发,就无法保证高品质的药品投放市场。”然而,并不是所有生产企业,都对“新药研发”抱有这样的信心。

研发能力,是衡量一个医药企业未来的重要评价指标。成药生产,是典型的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在调查中,部分陕南成药企业“研发投入长期不足”,对“研发项目停步观望”的消极状态存在。

在汉中,一家大型中药企业科研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坦言:“现在很多大型成药企业,对新药的研发进程基本处在停滞状态,因为研发的投入非常大,耗时非常漫长,即使研发成功了,由于一些限制因素,回报并不理想、风险却很大。”

在国际上,研发一个新品药物,通常需要3个十:“十亿美元投入,十年以上的研发周期,在十万个以上的化合物中筛选确定一个新药品”。也有分析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2年,我国中药行业近三年的平均研发占比,即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1.8%、2.7%。与国际医药产业研发占比15%相较,中药产业的路还有很长。

目前,汉中市共有中成药生产企业5家,安康全市共有成药生产企业4户,占全部生物医药产值的5%。有分析人士认为:近年以来,原本起步较早的陕南成药生产企业,本该成为中药产业发展的龙头,持续推出一些核心产品。但由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研究开发集成度低,加之品牌意识不强、市场开拓乏力等众多因素,部分成药企业发展陷入了困境。

事实上,这对于中药保健品等的开发项目来说,取得突破同样要靠科研投入。略阳县百圣公司总经理胡红忠说:“中药材做药品至少投入五千万,一般都得一两个亿;做保健品至少要一百多万,能做食品的品种在研发和认证上,最少要拿出二十万。并且,企业的前期投入太漫长了,做药十多年才做得出来,这期间市场变数非常大,可能你快研发出来了,别的企业也做出了相似的产品,难以有效占有市场。”

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秦巴中药才有出路

从得天独厚的中药优势资源出发,陕南中药产业理应发展壮大。但现实的情况是“既没有在整体上形成类似于安徽亳州、江西樟树这样享誉全国的中药材地域品牌,也未能打造一个年产值过10亿元的中药产业龙头企业,‘秦巴中药’这一优势产业亟待扶持、振兴与发展。”安康市工信局副局长卢浩说。

中药材产业化的发展,对于盘活中药地存产量,稳定农民收入增长,以及充分发挥陕南优势资源、构建陕南现代循环产业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陕南三市中医药企业共计71户左右,其中,安康市为28户,汉中市为24户,商洛市为19户。

对于当地中药材地存量起到重要消化作用的,是一批陕南当地的医药中间体提取项目。目前,汉中市有中间体提取企业6家;安康市共有医药中间体企业21户,2013年共实现产值43.8亿元,占全部生物医药产值的88%。

例如:在陕南黄姜产业的循环发展上,商洛市金川封幸公司的国家清洁生产试点,促成了规模化甾体激素中间体生产的标志性项目;以及位于汉中洋县有机工业园的志建药业科技公司,年产值达4000万元,是陕南独家具有基地和专业银杏黄体酮先进提取技术的企业。

由于国家食药监总局135号文件已做出规定:医药中间体不用申领药品GMP和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只用在省级部门进行备案。安康市工信局副局长卢浩说:“这对陕南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机遇,将鼓励更多的企业和社会资金关注并投资植物提取,也要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行业洗牌效应,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联系,与中成药生产企业进行战略合作。”

在中间体提取业中成长起来的,还有这样一家特别的企业,因为它用了6年时间对单一中药品种颠茄,取得了“国内定价权”。6年前,这家企业开始颠茄产品研发,至今已占据国内单品种市场的70%,年出口日本达2000万元,颠茄产品的企业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河南羚锐、修正药业等知名药企,也都与这家企业展开了合作。

在安康市江北生物科技工业园区,天源植化企业负责人王磊说:“中药材种出来卖给谁,国内外市场很大,但我们能拿回来多少,这个问题很关键。中国的中药出口,目前80%是以提取物的方式。我想陕南中药在几个品种上把产业继续做强,比一味做大更有价值。”

“浓缩大地精华”,被作为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其自主研发的膜分离生产工艺,还是安康所有中间体提取企业中的第一家。多年来企业在金银花、葛根素、绞股蓝等提取上不断探索,最终锁定在颠茄这一产品上,已经走出了陕南中药材“小品种、大市场”的突破,具有参照意义。

秦巴中药,怎样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王磊认为:“我们对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路,必须要转变的是:无论什么样的产品,都是先有使用方,再有生产方。要先看准市场需要什么,没有市场没有使用方,我们的生产方以及种植方等等,什么意义都谈不上了。”

最终要突破的瓶颈,即探索产业化发展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永法分析:“依托陕南丰富的药材资源,中药提取物也有较好的发展空间,虽然门槛相对较低,但必须高起点,要盯准国内、国际的主流,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上与先进水平保持一致,如果能在其中有所建树,参与到标准制定、药理基础研究当中去,也不失为是一种机遇。”

与此同时,被企业看好的还有中药饮片产业。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2014年4月间,涉及中药上市公司投资的案例55件,中药饮片最受追捧,占投资总数的30.9%。

目前,汉中市中药饮片企业有6家;安康市共有中药饮片加工企业3户,2013年共实现产值3.3亿元,占全部生物医药产值的7%。在商洛市,镇安中药饮片厂、金银花加工厂等一批中药中小饮片企业和初加工企业相继建成。

在略阳县毛坝食品医药工业园区,向阳药业公司经营有杜仲等地产药材饮片20余种,负责人杨忠芳说:“中药饮片企业,更关注中药材原料来源、品质的稳定性。有好的地道药材,才有好的饮片产品。我们期盼能建立一个广泛的、良性的全产业对接机制,实现种植、生产、市场的产业循环发展。”

与它一墙之隔的,是一家生产系列保健品的中药材企业,百圣生物工程公司。在用当地杜仲、天麻、丹参等药材,推出中药保健品“康乐胶囊”之后,企业对食品原料“杜仲雄花”系列开发的申报审批也已经完成,走在了陕南众多企业的前面。

这个杜仲雄花,来源于雄株杜仲采摘制成。“雄花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属于无毒级饮品,是“医食两用”新资源饮品。“杜仲之乡”略阳县,是全国最大的杜仲种植基地,占全国产量的13%,而我国杜仲约占世界总量的99%以上。

在这个汉中唯一一个医药工业园中,有5家企业已开发出了系列杜仲保健产品和食品,包括杜仲籽油软胶囊、杜仲雄花茶、杜仲润喉糖等等。所谓“大中药产业”,是以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商业为枢纽、中药知识经济产业为动力的新型产业,包括中药药品、保健品、食品、饮料、化妆品、日用品、食品添加剂,中药农药、中药兽药、中药饲料添加剂等等。

不过,陈永法专家也提出建议:“基于本地区的一些优质药材或植物,发展保健品可以快速起步,但相对而言,保健品的生命周期较短,突出的是广告和宣传的效应,一旦保健市场的风向标转向就会有所衰落。但是,药品是一个地区中药产业发展的根本,药品的生产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产业链条,对整个区域的产业链的拉伸、带动作用,是其他发展方式无法比拟的。”

 

原文链接:https://news.ctycw.com/show-22993.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wangpy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视频)为药仓网独家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药仓网”、“作者:某某某”。
② 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及网站,并尽可能注明转载出处和作者,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