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价格疯涨,成了看病贵的一个因素,也影响到中医的传承和发展。金银花从每公斤27元最高涨到360元,就是中医药材价格疯涨的一个切片。因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建议国家门出台措施,遏制中医药材不合理的虚高,的确也很有必要。不过,政府对中医药价格市场的干预程度能有多深?这个问题需要好好探讨。
市场经济时代,一切商品都应以市场调节为杠杆。中药材的价格这么高,药农的生产热情是否也很高呢?恐怕未必,究其因,这还是市场因素在调节。就以金银花为例吧,它的价格从每公斤27元涨到了二三百元,但种植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也在提高,药农的收入未必就跟着连番上涨。否则,药农的种植积极性高涨,种植面积扩大,价格很快就会受到产量的波动而平抑。从这个角度看,市场的价格调剂作用很强大。一些地方政府为让当地农民致富,就根据中药材的行情指导农民种植,这种行政干预虽然初衷良善,但不可取。
事实上,我们也一直反对国家对商品价格市场过多地行政干预,中药材虽然是特殊的商品,但也适用于这一市场定律。那么,政府究竟该如何干预中药材价格呢?从目前来看,影响中药材价格疯涨的背后因素有两个:一是中药材种植、采伐的人工管理等成本高涨;二是部分奸商囤积居奇,人为地调高了中药材价格。中药材合理的价格增长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不应干预;而遏制中药材价格疯涨,需要从治理病态的市场入手——严惩囤积居奇。这是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和物价部门应当有所作为的地方。
政府过多地干预中药材市场,未必就是好事。吴以岭院士的建议有可取之处,自然也有需要谨慎行事的地方。比如,国家对重点中药材品种的市场运行信息监测、预警体系,把数据给药农提供参考,是正确的;对非正常的价格波动给予及时行政干预,并严厉打击人为抬高药价、囤积居奇等行为,也是必须的。但是,建立中药材收储制度,实现国家对大宗中药材品种的收储管理,这类似于价格保护,给药农建立一个旱涝保丰收的保险箱,看似能平抑中药材价格,但这是属于用行政手段过度干预,副作用不容小觑,应当慎重。
概而言之,政府应给予常用中药材种植户在资金、技术、政策的支持、帮扶,建立中药材信息系统。建立检测网点,掌握中药材供求关系变化,为药农提供参考。同时,及时治理出现变态的市场这台调控器,打击囤积居奇,防止不法分子操控中药材市场。至于其他属于市场因素的价格问题,还是交给市场来解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