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以红天麻为天麻原变型,作为“大方天麻”和“德江天麻”的主流变型之一,绿天麻分布较多的是贵州大方和辽宁凤城,大方县和德江县有少量产。到2013年,贵州天麻种植面积已达近300余万平方米,以大方县和德江县为代表的贵州天麻种植扩张到遵义、雷山等地。全省常年采收面积达到150余万平方米 ,鲜天麻产量达到4500余吨,产值2亿余元。形成了以政府为引导,龙头企业和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天麻种植业。贵州天麻因其规模的扩大,以及其道地的名声与质量的优良,在市场对于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下,市场份额将不断增加。
据刘院长介绍,贵州天麻种植模式分为设施栽培,大田栽培和仿野生栽培三种。长期以来,由于农户分散经营,农业产业难以形成规模,导致产业效益低下,农民增收缓慢。2006年起贵州天麻产业逐渐出现了“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近几年又出现了“科研单位+公司+基地+农民”及“科研单位+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等运作模式。运作方式由原来的零散化,混乱化开始逐渐走向科学化、正规化。以公司和合作社集中收购加工为主,农户分散加工为辅。多数公司以干天麻个为产地初加工的主要产品,但由于食用不方便,生产上逐渐关注新的加工方法;天麻片是一种保存和食用比较方便的加工方法,近年来有增加之势,但天麻的相关标准研究却比较落后;天麻粉由于其食用方便,逐渐被消费者接受,但由于改变性状,市场准入要求高,而相关的标准研究滞后,导致天麻粉的推广受限。目前全国有100多个厂家生产天麻制剂,以天麻为首的准字号中成药品种达共418个,其中贵州11个制药企业拥有名称中含“天麻”的13个国药准字号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