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监管 “真空期”
三江源的公开叫板,或与近年极草崛起不断争夺原草市场,而目前相关的行业标准却处于“真空期”有关。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2009-2013年我国冬虫夏草类产品市场研究报告》统计,近年来这种深加工产品发展迅速,销售额从2009年的4.09亿元快速增长至2013年的77.66亿元,年均增长接近110%。而冬虫夏草原草销售额由2009年的194.06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282.37亿元,年均增长率仅为 9.83%。极草含片在2013年销售额已占冬虫夏草深加工领域市场份额的51.5%,占整个冬虫夏草行业份额超过11.1%。
国家发改委特邀研究员郭凡礼在2013年中国·青海国际冬虫夏草暨藏医药展交会上就表示,当前我国冬虫夏草深加工产品占该类市场的份额不到22%, 到2018年预计占我国冬虫夏草整体市场的份额将超过50%,年均增长35%左右。也就是说,这种含片将会进一步冲击原草市场。
含片逐步普及已是大势所趋,赵锦文对记者透露,据他所知,青海省已经有两三家企业引进了制造含片的机器,“相信明年很多企业都会引进这种机器, 因为含片携带更方便。不过仍然有很多长期虫草消费者对含片、胶囊这类产品不信任,首先是不知道里面是否加了其他物质;其次是原料的优劣也不可知,因此他们更愿意买到原草之后,在同一家商店再制造成片。”
但让人担忧的是,这种冬虫夏草含片的规管却处于“真空期”的状态。今年7月,青海省食药监局对外公告撤销《青海省冬虫夏草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让一众欲扎堆含片的冬虫夏草生产企业失去合法的身份。
“现在,只有极草拥有相对合法的资格,因为在2014年7月18日,青海省食药监局下发‘53号文件’指出,青海春天的‘冬虫夏草纯粉片是我省出产的冬虫夏草经加工制成的产品,作为我省综合开发利用优势资源的试点产品’。”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青海冬虫夏草行业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
赵锦文认为,相对于追寻冬虫夏草纯粉片的药效,制定行业规范在现阶段显得更为重要,“据我们统计,现在有50%打着冬虫夏草含片名义的产品都不是真正的冬虫夏草含片。比如说将北方与南方的虫草菌丝体混为一谈,南方的虫草菌丝体售价是80元/公斤,但真正的冬虫夏草却要6000元/公斤,这便是天差地别。更让人担心的是,最近我们注意到有的含片甚至掺入了西药等化学原料的成分,这些行业乱象如果不及时制止,会毁了整个虫草含片行业。”
赵锦文向记者透露,目前协会已经向青海省食药监局提出建议,要求尽快为相关产品订立标准,同时希望冬虫夏草能够成为食药同源的一个品类,“不过据相关政府部门反馈的消息,申请食药同源还是很难。”